頻譜分析儀在測雜散信號幅度不準確原因
為什么在頻譜分析中,數圖模式中測得的雜散信號有時在幅度上不準確?
先問一個問題:為什么雜散信號的范圍測量結果在相位噪聲對數圖的測量模式下太小?
請參考下圖,偏移載波1MHz處的雜散信號為-60dBC,在信號分析SA模式下:
相位噪聲測量模式中相同信號的結果如下:
小心測量相位噪聲模式下的雜散范圍。一般來說,雜散、諧波等信號會出現在對數線中。知道這些信號的存在是非常有用的,但在實際測量它們的范圍時必須小心。
當使用應用軟件頻譜儀相位噪聲測量在測量數圖相位噪聲時,頻譜儀的設置會以某種方式改變,以優化分析儀的噪聲測量。這些設置會影響測量過程中CW信號的范圍。
平均檢波器-平均響應檢波器提供最準確的噪聲測量,是啟動相位噪聲模式時使用的唯一檢波器模式。當分析儀測量的SPAN較寬,RBW相對較窄時,信號峰值帶寬非常窄。傳統頻譜分析中使用的“正態”和“峰值”檢波器具有一個特點,可以確保分析儀不會錯過信號峰值,無論信號帶寬有多窄。平均檢波器傾向于通過與相鄰噪聲平均減小窄峰值信號的大小。見頻譜分析的基本紅寶書,第29-32頁,有更好的解釋。頻譜儀在后臺痕跡處理中使用了足夠的點,因此誤差非常小。這對于具有相位噪聲模式的舊頻譜分析儀來說是一個問題。
顯示光滑-相位噪聲固件顯示兩個軌跡,一個是原始軌跡,另一個是光滑軌跡。顯示光滑功能使用每個顯示點周圍的可變窗口來計算動態平均結果。該窗口的平均功能將始終降低顯示的CW信號的峰值。原始軌跡是雜散信號的**顯示。
最后,顯示的SSB相位噪聲軌跡被集成,以顯示相當于1Hz帶寬的噪聲。實際測量的BW大于1Hz。集成是根據這個公式完成的:
P(1Hz)=P(meas)-10log(RBW)
該公式假設分析儀帶寬中的所有信號都是真正的噪聲信號。如果有相關性(CW)由于集成,信號將顯示在較低的范圍內。一般來說,RBW在近端偏移時設置為較小的值(允許更好的頻率分辨率和抑制載波),而在遠端偏移時使用較大的值(允許更快的測量時間)。例如,如果一個特定的測量點使用100kHzRBW,則集成到1hzBW的校正系數為-50dB(-10log(1萬)。同樣,如果我們正在尋找噪音,則將該校正應用于測量——雜散/諧波也減少了50dB。
從xSAA.從18.05版本開始,提供了“雜散檢測”算法??梢栽凇啊盌isplay“在菜單設置下調用”SpuriousTable"。(在傳統的GUI中,這是Meassetup,more,Spurioustable下)。
結果截圖(注意-這里我們還提供了雜散的抖動加成!)
關于這一切,請記?。涸趯祱D測量中,相關雜散信號的振幅總是在相位噪聲測量中減少。如果您的頻譜分析儀有一個雜散檢測算法——必須使用它來正確顯示雜散電平,該單位是DBC。否則,如果您需要這些非噪聲信號的準確值,請使用傳統的頻譜分析模式。
技術支持